儿童在接受MRI扫描前,需要进行麻醉。适当程度的麻醉能够减轻小孩子焦躁的情绪,从而提高成像结果精确度。
这里有两种方案,可达到所要的麻醉效果。第一方案:通过鼻套管,输入异丙酚和氧气;第二方案:通过喉罩,输入异氟醚、N2O和氧气。据不完全统计,这两种方案都是安全有效的,但是小孩子对麻醉的敏感度更高,与成年人相比更易发生气道阻塞或缺氧。
因此,Harutunians等学者针对这两种方案用于儿童MRI麻醉所产的安全性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研究,文章发表在2015年1月份的Anesth Analg上。
研究招募了150位年龄在1-10岁的健康儿童,平均分为两组。两组儿童都经过七氟醚诱导后,采取随机双盲实验法,分别实施两种麻醉方案。
第一组方案中,通过鼻套管向小孩注入异丙酚,首次注射速率为300ug/kg·min,10分钟后,速度降至250ug/kg·min,并维持该速度直至MRI扫描结束。但当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时可酌情增减25ug/kg·min:1、麻醉程度太深或太浅;2、以基线为准,收缩压升高或降低>25%时。在注射异丙酚时,还要以2L/min的速度补充氧气。
同样,在第二组方案中,首先利用反向插入技术,在小孩喉咽部插入一个大小合适的喉罩。然后通过喉罩输入2L/min/N2O和1L/minO2的混合气体,同时向混合气体中加入1.5%的异氟醚。当遇到与第一组方案中同样的情况时,异氟醚浓度可酌情增减0.25%。在扫描结束时,异氟醚浓度增加了1%,用来维持麻醉效果。当小孩吸入100%纯氧几分钟后,去除喉罩。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观察者要每隔5分钟记录一次血压、心率、ETCO2、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在MRI出结果时,所有受试儿童转送至PACU(麻醉后监护中心),一旦发生气道阻塞或缺氧时,可立即抢救。
研究结果表明,只有在麻醉开始或结束时,两组儿童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气道不良事件。但总体上,接受异丙酚麻醉的儿童出现不良事件的概率为12%,小于接受异氟醚/N2O的儿童。MRI结束并转送至PACU这段时间内发生的不良事件,包括气道阻塞、咳嗽和需要干预治疗的反应,异丙酚组发生的可能性小于异氟醚组。
两组儿童的手术天数以及离开PACU的时间无显著差异,但异丙酚组儿童从麻醉后恢复意识、睁开眼睛到完全清醒过来的时间较异氟醚组长。
血液动力学参数表明,17位儿童的心脏收缩压低于基线,其中8位接受异丙酚麻醉,9位接受异氟醚麻醉。心率图中,前者最低值为62bpm,而后者的则是56bpm,两者出现心缓不良反应都能自动恢复。ETCO2均增加,但异丙酚组ETCO2平均值小于异氟醚组。
总而言之,通过鼻套管进行异丙酚麻醉出现不良反应可能小于经异氟醚麻醉的。以上数据显示,进行MRI扫描的儿童,接受异丙酚+氧气的麻醉效果好,且不良反应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