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与光之歌:检测纤维粥样斑块的新策略

2015-03-03 18:03 来源:丁香园 作者:Tylen Chen
字体大小
- | +

富含脂质的纤维粥样斑块一旦破裂,往往导致心脏性猝死和心肌梗死。血管内超声(IVUS)已被广泛用于检测不稳定斑块的特征。过去的四年里,冠脉内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也被证实可用于检测脂质斑块。何不联合两种技术,共同检测纤维斑块呢?下面就由Nature杂志邀请的Karina Huynh为我们讲解一番。

事实上,IVUS和NIRS两种检测手段确实可以通过1根导管,同时获取影像资料。一项发表在JACC杂志的研究中,Kang及其同事便在探索可以提高IVUS和NIRS检测纤维粥样斑块准确性的方法,以及验证两者结合的优势所在。

灰阶IVUS与NIRS影像技术所需的协议是一样的。IVUS可以检测到表面变薄的斑块——即血管内皮下的结构开始接近于血管管腔。而NIRS的结果是一张组织化学摄像图,可检测脂质的位置和密度,故用于预判脂质核心斑块的发生位置——即影像图中黄色或棕褐色的区域。

获取到IVUS和NIRS的影像资料后,血管部分将灌满福尔马林溶液保存,或者染色后进行组织学分析。最后,使用计算机处理数据,以评估脂质坏死核心的弧度和尺寸。

研究中的IVUS和NIRS影像学资料是从56个心脏解剖下来的103条冠状动脉,然后分成1943个部位得到的。结果显示,IVUS和NIRS两种影像技术在检测富含脂质的纤维粥样斑块上特异性差不多,分别是96%和94%。然而前者的敏感性比后者低,在狭窄管腔处检测纤维粥样斑块的准确性也较后者低。

然而该研究最重要的发现,就是证实了:相比较单独使用IVUS或者NIRS技术,如果联合这两种技术,检测脂质坏死核心斑块的技术的准确性将有所提升。另外,IVUS和NIRS两种技术联合使用之后,各自的检出率也得到改善。

为此,研究人员认为:对于检测斑块特征而言,声与光的结合(即IVUS和NIRS技术)具有互补的优势,而且如今只需要使用1条导管进行血管内影像摄取,便可得到两者的资料。

在近期发表在JACC的一项研究中,Madder及其同事首次使用NIRS技术检测人的颈动脉,寻找脂质核心斑块的相关特征。结果,他们成功地在2名颈动脉严重狭窄的患者身上,检测出了巨大脂质核心斑块,并在术中植入支架后有效地缓解狭窄。然而,这个研究对于NIRS技术在检测脂质核心斑块方面只是指明了道路,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观察该技术在颈动脉支架手术中是否具有预测术中并发症的作用。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陈润泰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