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揭开血管周围间隙的神秘面纱

2015-11-18 16:01 来源:丁香园 作者:芳草萋萋
字体大小
- | +

近日,ACR Radiology 报道了一例血管周围间隙的病例,现介绍如下。

男,77岁,腹部手术史,怀疑脑梗塞入院。

脑CT(图1)平扫显示右侧苍白球低密度灶,结合病史,可能诊断有缺血性脑梗塞、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及术后代谢紊乱。

1ct.png
图1.  CT示右侧苍白球低密度灶

MRI T2WI(图2)显示双侧苍白球高信号,这些囊状高信号在FLAIR(图3)上是低信号,与脑脊液信号一致,弥散加权成像(图4)没有明显的弥散受限,因此支持血管周围间隙的诊断。

2T2.png
图2.  双侧苍白球囊状高信号,边界清晰

3FLAIR.png
图3.  双侧苍白球见囊状低信号灶

3DWI.png
图4.  双侧苍白球未见明显高信号

血管周围间隙(Virchow-Robin space,V-R间隙)指的是脑穿支血管由蛛网膜下腔进入脑实质时,邻近的软脑膜内陷在小血管周围(不包括毛细血管)形成的介于两层软脑膜之间的间隙。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可见于任何年龄。其发生部位是脑穿支血管进入脑实质处,不存在于脑皮质内,常见于前连合周围、半卵圆中心、岛叶皮层下的极外囊、脑干等,呈条形或线形、圆形或卵圆形。

CT上呈水样低密度,与梗塞、软化灶较难鉴别,MR信号与脑脊液信号一致, 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FLAIR呈低信号,DWI无明显弥散受限,边界清晰,绝大多数无占位效应。有学者根据其大小将其分为3级,即:I级,直径在2mm以下;Ⅱ级,直径在2-3mm之间;Ⅲ级,直径大于3mm,通常称为大血管周围间隙。

根据血管周围间隙的好发位置、形态、边界、有无占位效应及MR信号等征象,可提高血管周围间隙的诊断正确率。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张秦溪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