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性小脑萎缩是拉斯姆森脑炎的显著特点

2015-08-06 17:58 来源:丁香园 作者:功过不相抵
字体大小
- | +

拉斯姆森脑炎(Rasmussen encephalitis)临床少见,但症状严重。该病病因至今不明,目前资料提示是由免疫介导的脑功能障碍导致的单侧脑半球萎缩,临床表现为进行性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和难治性癫痫。

近日,意大利IRCCS研究所神经内科和神经放射科的Michelucci博士等人发表了一篇具有神经影像学教学意义的病例--拉斯姆森脑炎:皮质-脑桥-小脑通路的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刊登在最新一期Neurology杂志上。

患者男性,34岁,18岁开始出现部分性癫痫发作,继而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共济失调和左侧偏瘫症状(如图1)。

图片1.jpg
图1. 患者22年的病史进程

可排除脑结构异常、线粒体疾病和已知的自身免疫性疾病。MRI显示右侧大脑半球及左侧小脑半球进行性萎缩(如图2A、B)。

图片2.jpg
图2. MRI和纤维跟踪成像的演变

2007年(图A)和2011年(图B)T1加权成像冠状面显示右侧大脑半球及左侧小脑半球进行性萎缩,符合交叉性小脑失联络的表现。2011年(图D)与2007年(图C)的纤维跟踪成像显示皮质-脑桥-小脑轴索缺失。

皮质-脑桥-小脑(CPC)通路的纤维跟踪成像(如图2C、D)显示累及右侧皮质-脑桥-小脑通路,提示皮质-脑桥-小脑传出纤维的返死性机制可能导致了交叉性小脑萎缩。由此,我们推断交叉性小脑萎缩是拉斯姆森脑炎长期演变的显著特点。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neuroghp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