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诊疗新视界: 让消化道早癌无处遁形

2015-12-22 16:02 来源:丁香园 作者:
字体大小
- | +

我国是消化道肿瘤的高发国,在所有恶性肿瘤当中,消化道的恶性肿瘤稳占了「半壁江山」。然而,令人惋惜的是在高发病率与死亡率的背后,我国消化道肿瘤的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率却远远落后。 这与消化道肿瘤的隐匿性有关,常常因为早期因症状轻微,未能引起患者重视而耽误治疗时机。

如果能在早期发现消化道癌症,对治疗和预后都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有些早期胃癌甚至不用开刀,在内镜下就可以完成治疗,5 年生存率能够超过 90%,有的甚至能根治。

因此,早查早诊早治至关重要,那么除了提高老百姓对于早期筛查的认识,也同样需要在内镜检查时被及时捕捉到那些微小的「蛛丝马迹」。

如果说优秀的厨师需要完美的味觉与锋利的刀具,那么优秀的消化内科大夫不仅需要火眼金睛的诊断能力,更加需要能助其一臂之力的消化内镜。

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地早期癌被发现,如何进一步提高诊出率,让医生更加轻松地识别病灶,富士胶片的 LASEREO 激光内窥镜系统给出了更多解决方案,它提供了两种不同波长的激光束,白光观察用激光(450nm)以及 BLI(Blue LASER Imaging)蓝激光窄带观察用激光(410nm),同时 LASEREO 系统可实现的富士胶片最新研发上市的 LCI(Linked Color Imaging)联动成像技术。

q1.png
激光发射照明的概念图


BLI(Blue LASER Imaging)蓝激光窄带光成像原理

BLI 的原理就是基于血红蛋白对光的吸收特性以及黏膜对光的反射特性的原理,形成观察、诊断表面微细血管和深层血管的内激成像技术。短波长易被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吸收,被吸收后血管呈现的颜色为褐色,与周围组织形成对比,从而突出血管的形态。由于消化道黏膜表面有丰富的腺管结构,腺管周围又遍布丰富的毛细血管,所以通过短波长使微细血管和腺管形成强烈的对比度。

q2.png


LCI(Linked Color Imaging)联动成像原理

LCI 的原理就是运用不同波长的「白光用激光」和「窄带域光用激光」,同时进行发射,反射在黏膜表面血管和黏膜表面成像的图像处理功能,即在 BLI-bright 基础上加入红色信号,进行病变观察,特别是识别黏膜颜色微小的色差。LCI 技术使略带发红的地带变得更红,发白的地带变得更白,使颜色的扩张和缩小同时进行,强调炎症、早癌的病变部分。所以通过 LCI 可获得黏膜表层血管、黏膜表层构造信息强调的同时,对于发红部位也可起到重点强调的作用,从而帮助医生进行诊断。

q3.png


BLI/LCI 在临床应用

通过变化 2 种激光的发光强度比率、白光观察和窄带域光观察等通过适当的光照射、图像处理和组合,LASEREO 可以在 5 种模式间切换使用,分别为白光,BLI,BLI-bright,LCI,FICE。

q4.png

QQQ5.png

LCI 可以应用于上消化道的慢性胃炎、幽门螺旋杆菌胃炎、胃底腺粘膜发红性胃炎以及萎缩性胃炎,与白光相比,LCI 表现出弥漫性发红,指向性提高了 HP 感染的诊断能力, 并可以有效地使用 LCI 观察判断萎缩的边界,在诊断肠上皮化生与早癌时,LCI 观察与白光观察、BLI 观察相比,提高了识别性,可有助于早期胃癌发现率的提高。同时在下消化道的诊断中,可以使得溃疡性大肠炎的炎症部分和非炎症的边界变得清晰。


幽门螺旋杆菌胃炎病例:

q6.png

编辑: 王一诺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