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骨内海绵状血管瘤影像特征:「蜂窝」状溶骨性病变

2016-05-31 20:55 来源:丁香园 作者:功过不相抵
字体大小
- | +

海绵状血管瘤是指由众多薄壁血管组成的海绵状异常血管团,这些畸形血管紧密相贴,它们并非真性肿瘤,按组织学分类属于血管畸形。病变除位于皮肤和皮下组织外,还可发生在粘膜下,肌肉甚至骨骼。海绵状血管瘤如因外伤或继发感染破溃时,有严重出血的危险,文献中有不少关于骨骼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报道。

近日,来自西班牙-雷纳索非亚大学总医院的 Carmen 教授等人报道了一例颅骨内海绵状血管瘤,刊登在最新一期的 AJNR 杂志上。

患者男性,61 岁,因「头部创伤」行影像学检查。

03242016-a.jpg
图 A 水平位 CT 骨窗像显示左侧额骨内弥漫的溶骨性病变,伴骨小梁增厚

03242016-b.jpg03242016-c.jpg03242016-d.jpg
图 B~D 水平位(B)和失状位(C)T1WI 显示 T1 像等信号的骨质病变,失状位增强的 T1WI(D)显示病灶强化

03242016-e.jpg03242016-f.jpg
图 E~F 水平位 T2WI(E)和 T2 GRE(F)可见不均匀的异常高信号

最终诊断:颅骨内海绵状血管瘤

颅骨内血管瘤并不常见,占所有骨肿瘤的 0.2%,该病常累及女性,通常在 40 岁左右起病,良性血管瘤生长缓慢。

临床表现

大多数是在偶然情况下发现;

当出现症状,可表现为头痛、头晕、眼痛和眼球突出。

诊断要点

1. 颅骨影像学检查显示边界清晰的溶骨性病变,呈「蜂窝」状;

2. CT 扫描通常表现为弥漫的溶骨性病变,边界变薄;

3. MRI 信号的高低取决于滞留在静脉内的血液量和红髓转化的情况,T2 像通常为高信号。

鉴别诊断

动脉瘤样骨囊肿、骨纤维结构发育不良、佩吉特病、肿瘤转移、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血管瘤型脑膜瘤、血管外皮细胞瘤。

治疗

当产生占位效应,或病灶内出血,或为了不影响美观,可行手术治疗;还可考虑选择肿瘤栓塞术或放射疗法。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李娜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