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肢体红肿,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2017-02-20 11:48 来源:「 华斌的超声世界」微信公众号 作者:张华斌
字体大小
- | +

丹毒和嗜酸细胞性筋膜炎都可以以局部的皮肤红肿为初期的表现,但是二者在临床治疗原则上大不相同。


图 1   左图为嗜酸细胞性筋膜炎,右图为急性淋巴管炎

丹毒,又称急性淋巴管炎,是乙型型溶血性链球菌通过皮肤或黏膜细微损伤侵入皮肤和粘膜网状淋巴管而引起的急性炎症,治疗原则以抗感染为主。

嗜酸细胞性筋膜炎又称 Schulman 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主要以筋膜发生弥漫性肿胀、硬化为特点的疾患。对其病因尚无明确定论,不过一般认为是一种免疫反应性疾病,原则上以糖皮质激素治疗为主。

这类肢体红肿的患者有时候会被送到超声科检查局部红肿的原因和部位,如果超声医师能够意识到这两类疾病肿胀的层次的不同,就能尽早提示临床医师及时选择组织活检、尽早诊断,尽早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

我们通过以下两个病例比较一下二者的不同:

病例 1:女,33 岁,右侧小腿胫前区红肿 6 小时来诊。超声所见如下:

图2 急性淋巴管炎.jpg
图 2  急性淋巴管炎

图示:白箭头间为皮肤层;绿箭头间为浅筋膜脂肪层;红箭头间为深筋膜层。

病例 2:男,53 岁,右侧大腿及小腿后部红肿 1 天来诊。超声所见如下:

图3 嗜酸细胞性筋膜炎.jpg
图 3  嗜酸细胞性筋膜炎

图示:白箭头间为皮肤层;绿箭头间为浅筋膜脂肪层;红箭头间为深筋膜层。

图 1 和图 2  的两幅图清晰显示了二者的软组织增厚的层次有显著不同。图 1 的病例为急性淋巴管炎,皮下组织增厚以皮下浅筋膜层为主。皮肤层和深筋膜层无明显增厚。图 2 的病例为嗜酸细胞性筋膜炎,以皮肤层(主要是真皮层)和深筋膜层增厚为主,脂肪层(浅筋膜层)无增厚。

此外,急性淋巴管炎相对于嗜酸细胞性筋膜炎的增厚的组织层内的血流是显著增加的,这也与其为感染性疾病有关(图 3)。


图 4  急性淋巴管炎,增厚的浅筋膜脂肪层内血流丰富。(图 2 同一病例)

随着病程的进展,嗜酸细胞性筋膜炎除了真皮层和深筋膜曾的增厚外,还会出现皮下脂肪层和肌纤维的萎缩(图 5)

图5 嗜酸细胞性筋膜炎.jpg
图 5  嗜酸细胞性筋膜炎。图 3 同一病例四周后所见,可见真皮层(白箭头间)和肌肉筋膜(红箭头间)显著增厚。红箭头增厚的肌肉筋膜为半膜肌(SM)和半腱肌(ST)的筋膜。同时可见皮下脂肪和肌纤维的萎缩。

当然,造成肢体红肿原因还有很多,要根据病变的层次、部位和进展具体分析。

本文由「华斌的超声世界」微信公众号授权转载。

编辑: 马莹芳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