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各位皮肤科同仁,大家好!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官方微信公众平台推出【SCI 论文背后的故事】栏目,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简称 SCI )于 1957 年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简称 ISI)在美国费城创办,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1961 年创办出版的引文数据库。S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其中以 SCI 最为重要。小编将推出系列文章,与您一起分享 SCI 论文背后的精彩故事,欢迎全国皮肤科医生踊跃投稿,一起分享!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的是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这个道理是我从硕士研究生导师冉玉平教授那里的一个病例学到的。此病例于 2017 年发表在皮肤科领域第一的 SCI 期刊美国皮肤病杂志(J Am Acad Dermatol)上,题为《Ultraviolet dermoscopy for the diagnosis of tinea capitis》。
下班前来的头癣患儿
时间回到 2015 年 4 月,又是冉老师的门诊日,下午 5 点过,马上准备结束一天的「战斗」时,来了一位少数民族的孩子,2 岁多,由父亲带着他从泸沽湖慕名而来,经过初步的问诊了解到,孩子最近有头皮鳞屑、脱发,当地诊断为头癣,外用了联苯苄唑和特比萘芬乳膏,口服了氟康唑一段时间没有明显效果,经别人介绍来找冉教授诊治。了解之后心里也有了底,毕竟病史和查体均支持头癣, 然后冉教授指定我们其中一人负责这位患儿的诊治和随访,刚好我在旁边,「那就唐教清来」,冉教授就这样安排了我来负责。
新「武器」发现新现象
虽然头癣是个简单的疾病,但是相关的检查比较麻烦、费时,所以只能收拾好下班心情「继续战斗」。除了常规的偏振光皮肤镜检查,我们还重点采用了新的检查方法—在紫外光皮肤镜下的特点:紫外光皮肤镜是冉老师倡导的对头癣等的新的检测方法,利用部分头癣的真菌在紫外光下发出荧光 (Wood 光灯检查)的特点、结合皮肤镜的放大功能,将普通的 Wood 光检查的黑屋子,简化为一个避光镜头内的紫外光加放大的皮肤镜检查,可以鉴别病发和正常发,甚至每一个病发的「条码状结构」,其功能和效率大大增加。
我们发现患儿头发结构有破坏,紫外光下看到病发有明显的荧光和条码状「荧光断裂」,同时还做了真菌直接镜检和培养,镜检发现头发有大量真菌侵犯,真菌培养后分子生物学鉴定为太田节皮菌(Arthroderma otae),即犬小孢子菌的有性期。
在皮肤镜检查和真菌镜检找到真菌感染的证据后就给予口服伊曲康唑胶囊,外用了酮康唑洗剂和萘替芬酮康唑乳膏。患儿随访了 2 次,一共 2 月左右治愈。至此,这个病例就画了个句号。
新现象分享要趁热打铁
患儿治愈后我就没再去思考此病例的意义和价值,更没想着发 SCI 文章。但冉老师多次提醒我,这个病例紫外光皮肤镜有新发现,整个是完整的故事,可以投稿。前面几次我就在想,这就是常见的真菌引起呈典型的头癣,诊断手段是常用的皮肤镜和传统真菌镜检和培养,治疗方面也是中规中矩的抗真菌用药方案,并没有特别之处。带着这样的想法,拖了很长时间没有动笔,直到 1 年多之后的 2016 年 10 月,我在病房碰见冉教授,他再次提醒我这个「尘封已久」的病例,强调紫外光皮肤镜在这个头癣病例存在重要价值。
我去查了不少头癣与皮肤镜检查的文献,结果发现我们的病例有 3 个亮点:这是首次用紫外光皮肤镜观察和诊断头癣的病例;本例偏振光皮肤镜下病发表现为条形码样发,这种表现是报道很少的表现;本例可以一定程度解释条形码样发和荧光的潜在关联。
紫外光皮肤镜 Blue Journal
带着这些新发现,我马上就开始筛选 SCI 期刊并整理成文,锁定了美国皮肤病杂志,因该杂志的封面为蓝色,皮肤科同行戏称为 Blue Journal 的皮肤镜版块,并且很快就写好稿子投了出去。不久收到了编辑部的邮件,万万没想到不仅没有拒稿,而是给了建设性修改建议,并且主编和审稿专家欣赏我们的稿件,表示「Very nice application of dermoscopy」、「Interesting manuscript」、「Nicely presented」。有了这么多肯定,我们也感觉到很开心。最终稿件如愿接收并刊出。回过头来再思考病例本身,我才意识到冉教授精准而创新的视角才是论文成功发表的核心,这也是我们年轻医生需要学习的。
作者介绍
唐教清 皮肤病学博士
先后就读于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主攻皮肤病学,硕士研究生师从冉玉平教授,博士研究生师从王琳教授。「皮肤周末」公众号创立者,丁香园「医学时间」医学编辑,J Am Acad Dermatol 中文版翻译团队成员。
导师点评
1. 头癣常见,在皮肤镜下多种特点。皮肤镜下的逗号状发、螺旋状发和 Z 字形发是头癣的诊断性特征,见于 25%~55% 头癣病例。黑点征和短断发,见于 65%~90% 头癣病例。其他表现还有条形码样发(本例)、烟灰状发(我们团队首报)、毛囊口鳞屑、毛发周围管型、秃发、脓疱等。皮肤镜下条形码样发的白色横纹与局部真菌感染相关,直接镜检可见毛发穿通。菌种与皮肤镜/紫外光皮肤镜的关系还有待深入研究。
2. 紫外光皮肤镜将 Wood 光灯检查原理与皮肤镜放大功能整合,清晰显示被犬小孢子感染的病发特点,创新优势充分展现。
3. 立即总结新发现、及时发表分享是临床研究的基本规律,敏锐的观察力和高效的执行力是成功发表 SCI 论文的诀窍。
导师介绍
冉玉平 教授 留日博士,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皮肤性病科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菌物学会医学真菌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微生物学会医学真菌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常委、真菌学组组长、真菌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委员、真菌学组名誉组长;中国医师协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年会委员会委员、真菌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整合医学医师分会整合皮肤病学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常委;中华预防医学会皮肤病与性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常委;中国菌物学会理事、医学真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级继续教育医学项目负责人;四川省皮肤性病专委会主任委员(2006-2016);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获四川省科技成果二等奖;获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卓越贡献奖;国际新发传染病研究员(美国 CDC);欧洲皮肤病学会会员;亚洲-太平洋医真菌学会(APSMM)理事;《中国真菌学杂志》副主编、《皮肤病与性病》副主编;《中华皮肤科杂志》《临床皮肤科杂志》《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中国皮肤性病杂志》《中国循证医学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杂志》编委;《常见皮肤性病诊断与治疗》主编、Evidence Based Dermatology副主编;获荷兰皇家科学和艺术学院真菌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CBS)培训证书。
中文翻译全文
紫外光皮肤镜检查用于头癣的诊断
唐教清,冉昕,冉玉平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皮肤性病科
关键词:太田节皮菌;条形码样发;皮肤镜检查;摩斯电码发;头癣;紫外光
临床表现
患者为 2 岁男孩,2 月内逐渐出现头皮散在无症状脱发斑,伴轻微鳞屑。
头癣:头皮散在脱发斑伴鳞屑
皮肤镜检查
偏正光皮肤镜检查见发根周围鳞屑堆积、黑点征和伴白色横纹的条形码样发(bar code-like hair)。紫外光皮肤镜检查可见毛干处亮绿色荧光以及堆积鳞屑处的亮白色荧光。值得注意的是,在条形码样发白色横纹处未见亮白色荧光。
头癣皮肤镜检查(原始放大×40):A. 偏振光皮肤镜检查见发根周围鳞屑堆积、黑点征(红箭头)和条形码样发(白箭头);B. 在相同区域,紫外光皮肤镜检查见堆积鳞屑处的亮白色荧光和毛干处亮绿色荧光(白圈),条形码样发白色横纹处未见亮白色荧光(白色箭头)
直接显微镜检查和病原真菌鉴定
条形码样发的直接显微镜检查可见真菌、「毛发穿通」现象和毛发宽度不等。通过真菌培养和测序分析(GenBank 登录号 KU661994)鉴定为太田节皮菌(Arthroderma otae)。
条形码样发的直接显微镜检查:毛发较细部分和「穿通」处大量真菌孢子(原始放大×100)。白三角示真菌孢子,白箭头示毛发较细部分,白圈示「毛发穿通」现象
关键信息
近期有报道称条形码样发或摩斯电码发(Morse code hair)是头皮、眉毛和手臂毳毛真菌感染的皮肤镜特异性表现 1-4。此病例中,条形码样发特征性表现为偏振光皮肤镜下白色横纹、紫外光皮肤镜下荧光消失以及显微镜下毛发较细部分周围大量孢子。文献 4 称皮肤镜下的白色横纹可能与局部真菌感染相关,直接镜检可见毛发穿通,我们的病例也是如此。
此外,使用紫外线光源(自然光用不透光材料遮挡) 的皮肤镜相当于便携式 Wood 灯设备,可精准观察单根受感染发干的荧光情况,而不是以往的整片荧光。发干亮绿色荧光可用于鉴别偏振光皮肤镜下白色鳞屑的假阳性表现(即亮白色荧光)。
J Am Acad Dermatol 2017;76:S28-30.
英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