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DR 在肺结节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优势

2019-05-22 17:06 来源:丁香园 作者:尤新生 | 张掖生殖医学专科医院、张掖生殖医学研究所
字体大小
- | +

概述

肺结节是胸部影像学上一个非常常见的表现。肺结节为小的局灶性、类圆形、影像学表现为密度增高的阴影,可单发或多发,不伴肺不张、肺门肿大和胸腔积液。孤立性肺结节无典型症状,常为单个、边界清楚、密度增高、直径≤30 mm且周围被含气肺组织包绕的不透X 线阴影。局部病灶直径>30 mm者称为肺肿块。

近年来,随着DR和CT设备的普及,尤其是动态 DR的广泛临床应用,胸部健康体检中发现的肺结节病例明显增多,一直以来孤立性肺结节的精准诊断是影像诊断中的棘手问题。本文重点阐述我院动态 DR在肺结节检查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体会。

肺结节影像学分析要点

肺结节有多发性结节和单发孤立性结节两种,大多数孤立性结节的临床症状不明显,常常在健康体检胸透时发现。胸部有良好的自然对比,X线检查是发现和诊断肺结节的一个重要手段。在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诊断上,结合肺结节影像学的各种征象和患者临床资料,往往可以作出较为准确的诊断。

发现肺结节应当从肺结节的部位、结节大小、病灶形态、密度、空洞、胸膜改变情况,以及肺门、纵膈淋巴结肿大等方面综合分析。

1、肺结节部位

结核瘤多发生于上叶尖后段与下叶背段,肿瘤与炎症则多发于上叶前段与下叶基底段。肺癌多发生于右肺上叶,腺癌和转移癌趋向分布在外周,鳞癌则常见于接近肺门处。

2、肺结节大小

直径≤7 mm 的为微结节,10 mm 的称为小结节,10-30 mm的为大结节,直径>30 mm的为肿块。结节和肿块的概念应区分开来,结节和肿块可为同一疾病的不同的发展过程。有文献报道,孤立性肺结节的大小有一定的定性意义,对良恶性鉴别有一定帮助。直径<30 mm的单发肺结节,大多为良性,其直径越大,恶性的概率越大。无论是良性结节还是恶性结节,其生长过程都是由小到大,因此需要观察病灶的动态变化。良性结节是一个缓慢生长的过程,而恶性结节多表现为进行性增长,多无钙化,患者年龄多在 40 岁以上。倍增时间在 5~18 周的肺结节,以恶性多见。

3、病灶形态

通常良性结节边缘清晰光滑、锐利,呈椭圆形或圆形,生长缓慢,如平滑肌瘤、乳头状瘤和结核球等;恶性结节则边缘模糊,形状不规则,有分叶征、毛刺,呈进行性生长。深分叶反映结节向各个方向生长不均衡;肺癌常见深分叶状,边缘常见毛刺征,为肿瘤细胞向各个方向蔓延或肿瘤刺激引起周围结缔组织增生、纤维条索形成。一些转移瘤边缘可模糊,可见毛刺征。错构瘤也可见浅分叶。

4、病灶密度

一般恶性结节密度多不均匀且偏低或表现为磨玻璃状,如腺癌早期。组织学上反映肿瘤的替代式生长方式,肿瘤细胞沿肺泡壁生长并代替肺泡上皮,肺泡腔未被肿瘤填充,肺泡腔内尚充气,肺泡支架及血管背景仍可见。此外,局灶磨玻璃影也见于淡薄炎症和小片出血或肺泡内积血。部分病例磨玻璃影内可见实性结节,结节周围的磨玻璃密度又称「晕征」,多见于未分化癌,鳞癌与腺癌次之。曲菌和隐球菌感染也可见「晕征」。良性结节密度大多均匀且偏高,如炎性假瘤等。

结节内钙化灶,关键要看钙化的形状和分布。中心性,分层状、爆米花状钙化或环状弧形钙化是良性钙化的特征,如错构瘤可有爆米花样钙化,结核球常见环形包膜钙化;偏心性、无定形钙化或砂粒状钙化常为恶性结节钙化,消化道肿瘤和骨肉瘤肺转移可见钙化。

空泡征和支气管空气征主要见于肺癌,多见于高分化腺癌,它们的出现或存在对肺癌的诊断具备重要价值。良性肿瘤和炎性假瘤无此征像。此征要与肺结核球的裂隙空洞鉴别。

 空洞可见于各种结节,肺癌的空洞具有特征性:厚壁偏心(远端偏心)性空洞,内壁见结节。结核球的空洞多靠近引流支气管处,为近端偏心空洞,洞壁薄而光滑,空洞周围常见结核病灶(卫星灶)。炎性假瘤的空洞壁较厚,内壁光滑。肺转移瘤可发生空洞,空洞内壁较光滑,洞壁可厚薄不均。韦格氏肉芽肿的空洞壁多数较薄,少数空洞较厚,但外壁边缘常较清楚,多无分叶和毛刺改变,治疗后空洞可缩小或消失。

5、胸膜改变

结核球可伴有胸膜增厚、粘连,钙化。肺癌胸膜转移会引发胸腔积液。炎性假瘤、肺癌可发生胸膜凹陷。

肺结节的影像学表现呈多样性,所有的影像学征象均可能发生在肺结节生长过程的某一时期,因此在肺结节的定性诊断上要结合患者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其它检查手段和影像学表现综合分析,定期随访。动态 DR 应用于肺结节的发现和临床诊断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清晰显示受检者肺组织,具有分辨率高、图像清晰、方便快捷、价格实惠、易为患者接受的优势,是影像学胸部检查的首选方法。

动态 DR 应用优势

动态数字化 X线成像系统(动态 DR)具有图像高质量和强大的后处理功能,成像面积为 17×17 英寸方形成像,这在临床应用中有巨大的优势,一个幅面即可包括整个胸廓,且影像清晰。核心优势就在于能够在可视化条件下对目标区实施定位,在深呼吸状态时观察病灶活动及形态变化,并可根据诊断需要随意转动患者体位,进行多方位不同角度观察,避免病灶因胸部骨骼、心影和肺门大血管重叠或遮盖而发生漏诊、误诊。尤其是位于胸背部脊柱两侧旁沟的肺内病变,在胸部正位投照时,病变易与纵隔阴影和心影重叠或遮盖,右肺下叶外基地段和后基底段的肺底病变,由于位置靠后且偏低,一些病变位于后肋膈角区,正位投照时病变被膈影遮盖或病变投影于膈下,从而发生漏诊或误诊为膈下肝内病变。动态 DR 具备的可视化功能,可在任意转动病人体位时,结合深呼吸运动,多角度动态观察胸廓、肋骨、纵隔、心影、膈肌,以及胸腔病变、肺部病变、纵隔病变在呼吸运动状态下的变化,有效避免因观察不全面、不细致造成的漏诊误诊。

多功能数字化动态 DR(动态 DR)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影像诊断。其多功能、高清影像、实时点片、实时回放、连续点片、图像拼接等多种功能,在临床应用的重要作用已得到广泛肯定。

病例

女性,52 岁,无自觉症状。一月前曾在外院静态平板 DR 拍摄正位胸片,诊断报告提示右侧膈下结节阴影,考虑肝内结节病变,建议肝脏 B 超检查。肝脏 B 超检查,未见异常。近日来我院体检胸透,发现右侧膈下有一直径约 17×15 mm 类圆形高密度结节阴影,边缘清楚。随即令患者透视下动态转体多体位观察,明确为右肺下叶后基底段结节病变,而非肝脏内结节(如图: 红箭头指示),建议 CT 检查。三日后,经胸部 CT 扫描证实右肺下叶后基底段圆形结节,内见钙化。CT 诊断右肺下叶后基底段硬结灶。

该病例特别之处在于右肺下叶结节病灶位于后肋膈角区,位置靠后偏下,静态DR 胸部正位拍片,结节病灶投影于膈下,静态DR 不能进行可视化转体透视,又未拍摄胸部侧位片,加上检查医生经验不足,因此造成误诊。

通过此病例足以证明动态DR 可视化透视,转体多角度观察功能在临床应用上的重要性,可有效避免和减少漏诊、误诊。

1.jpg
正位:右肺结节阴影投影于膈下(←)。

2.jpg
右侧位:结节阴影位于右肺下叶后基底段,后肋膈角区(→)。

3.jpg
透视抽帧像 1:深吸气时右肺结节阴影位置(←)

4.jpg
透视抽帧像:深呼气时右肺结节阴影位置(←)

5.jpg
透视抽帧像 3:侧位透视观察右肺下叶结节阴影位于后肋膈角区(→)

图片来源:安健科技

编辑: 韦成凤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