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学者一项新的研究显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CT(DSCTA)通过减少人工金属支架的伪影,大大提高了支架植入术后管腔内的可见度,尤其对于极小支架的评价。
在上个月的RSNA 2014年会上,这些学者提出,冠状动脉数字剪影血管造影提高了金属支架植入后的动脉管腔的能见度,而且提高了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评估水平。80%以上的植入直径为2.5mm或者更大的支架都可以应用此技术来进行评估,提高了特异性,同时将不能评估率从56%降至4%。
日本学者Makoto Amanuma博士提到:冠脉金属支架经常会干扰支架后管腔再狭窄的评估,然而,近期DSCTA正应用于解决此项技术难题。
与传统的DSA技术一样,DSCTA正逐步取代现有技术。在混合骨,软组织的挑战性环境中,增强扫描前后得到的图像减影作为可视化解剖结构,在这种情况下,金属支架会造成图像伪影。
此前有报道称应用DSCTA来评价支架后再狭窄和冠状动脉钙化的临床可行性,而本研究目的是评估冠脉CTA减影在管腔金属支架后再狭窄的临床应用性。
在897个金属支架植入的病人中,挑选出387个进行了冠脉CTA减影检查,同时分析了99个(平均年龄54±6岁)同时行有创冠脉造影及减影冠脉CTA患者的临床结果。
所有图像出自第二代320排CT扫描仪,在120kV和600±193mAs条件下给予Ⅳ造影剂。前瞻性的扫描需要呼吸暂停和在舒张中期获得图像,如果心率为51次/分或者更少,应用自适应迭代减少剂量(AIDR)3D技术和全图像重建,通过口服β受体阻滞剂控制目标心率为61次/分。
同时复审常规的和DSA图像,计算诊断准确率及分析影响剪影作用的因素。
如上图,男性,67岁,在常规冠状动脉CTA中可见,左旋支(LCX)置入了两个3毫米的支架。上面所示,通过减影使管腔清楚显示。下面所示,冠状动脉造影证实通畅。
有创血管造影做为金标准,与传统的CTA相比,DSCTA有明显的优越性。DSCTA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准确性,如下所示。
在减影前有56个支架不能评估,在减影后仅有4个不能评估。在所有导致支架不能评估的因素中,支架尺寸是最重要的,尺寸越小越不容易被评估。
然而,应用了DSCTA后,3.5mm的支架评估水平从78%提升到了92%,3.0mm的支架从61%提升至90%,2.5mm的支架从37%提升至81%。
左图,病人有一个2.5mm的支架和两个3mm的支架。右图,通过对三个支架减影管腔显示变得明显。
对大的支架来说,是否应用DSCTA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然而,对2.5mm直径的支架,评估水平的提高不仅仅只是40个百分点。
DSCTA提高了支架植入术后管腔内的可视化,由此提高了对管腔再狭窄的判断能力,尤其是在特异性方面,此项意义巨大。再狭窄的发生率很小,所以高识别特异性非常重要。
最终,2.5mm直径支架的评估水平在应用了DSCTA后提高至大于80%,这是一项重要的进步。因为根据当前的标准,2.5mm直径的支架不适合做冠脉CTA。